【课程价值点】
课程完整介绍新产品中试体系,以及中试各业务领域的基本职责、方法。
课程内容来自于讲师长期的研发和中试工作实践经验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。
系统化的课程内容:全面分析中试工作目标、业务体系、组织结构、流程。
课程中互动式教学、实际案例,有助于学员理解。
实用的中试技术方法,有助于企业用于具体工作。
讲师在业界优秀企业(华为系公司)工作时的切身实践体会,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讨论各种产品中试问题。
【课程背景】
产品中试管理是指使得新产品高效地进行原型机、工程样机试制、,小批量试产,以快速达到高质量批量生产的过程管理。中试管理也是新产品从立项开始,直到批量生产的流程体系管理。产品决策者通过项目筛选,启动新产品开发立项,从分析产品包需求到制定业务计划、从制定总体方案到产品设计开发/验证、从工艺开发/验证到转入试生产、批量生产,直到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。
无论原厂制造还是以OEM为主的代工制造,产品中试一直是充满了困惑和风险的领域。现有的研发项目管理,往往面向大的产品开发或IT领域,相关培训关注市场需求和研发领域,回到企业面对具体产品的制造和供应链关系时,经常衔接不上,并存在一些理解误区。换句话说,产品中试管理作为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的关键领域之一,实质上制造/供应链体系的项目管理,但和通用项目管理也有差异,是由具有特定业务关系的角色团队负责的项目管理。
相当多企业的产品中试实际上是被动导入的,企业执行的新产品项目机制也是“被”建立的,尤其是ODM和OEM企业,早期阶段接触客户的产品需求和管理要求,问题较少;但短时间在客户压力下,匆忙启动开发和送样,在新产品导入前期往往漏洞频出,导致客户开始抱怨和不满,项目也就“无疾而终”。
企业的中试经理和跨部门团队也面临很大的压力,疲于奔命,经常出现责任不清,相互抱怨,更大的问题是由于产品中试前期的遗留问题导致量产后隐患频发,救火不停。而中试经理则成为了一个高压力的职位,流动性很大。
产品中试管理的基本思路,需要把试制、测试、物料、工艺、装备、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系统地组织起来,与产品研发过程有机结合,使得开发的新产品快速、有序地达到量产状态。本课程是针对新产品开发中的中试体系管理而设计的,为产品中试经理和跨部门团队提供指导。
1.在已经批量生产且规模销售之后,常常发现产品存在功能、性能缺陷,有时甚至要耗费巨资进行产品“召回”,是产品开发和制造哪个环节出了问题?
2.做了大量测试的新产品,在批量生产后发现性能表现不稳定、部分产品的特性指标超出规格范围,如何提前规避此类问题?
3.研发不断有新产品项目推出,旺季销售订单源源不断,计划和制造部门面对试制和量产的需求,骨子里只愿意接受量产任务。如何解决样机试制和量产制造的矛盾?
4.新产品开发样机验证完成转入中试,在小批量试产状态下进行交付,但产品性能指标时好时坏,最终稳定时远超出当初制定的产品开发周期。如何缩短产品稳定时间?
5.工厂已经引入了先进的工艺设备,到了实际生产的时候,总体直通率仍然不高,无法通过客户验收。是设备的问题,还是人的问题?
6.产品上选用的零部件都是品牌物料,但制造过程和市场返修品中,还是有很多零部件失效,又是什么原因导致?
7.客户有特殊需求要进行产品配置,但产品清单制定不清晰,导致生产无法操作,或者发错配件给客户。如何解决特殊配置产品的交付?
8.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现产品缺陷,小批量试制和批量制造中发现的产品缺陷谁来决定是否需要解决?何时解决?
9.产品已经转入量产,还是不断发生设计变更,为保证产品交付导致零部件、质量、制造等部门疲于奔命。如何减少产品量产阶段的设计变更?
10.……
【课程对象】
1.电子硬件、结构、NPI(试制)、测试、工艺经理主管及工程师;
2.整机、单板工艺开发工程师、生产现场管理及工艺技术人员,质量经理、质量管理人员等;
3.产品经理、研发项目经理;中试总监、研发总监等。
【解决问题】
1.在已经批量生产且规模销售之后,常常发现产品存在功能、性能缺陷,有时甚至要耗费巨资进行产品“召回”,是产品开发和制造哪个环节出了问题?
2.做了大量测试的新产品,在批量生产后发现性能表现不稳定、部分产品的特性指标超出规格范围,如何提前规避此类问题?
3.研发不断有新产品项目推出,旺季销售订单源源不断,计划和制造部门面对试制和量产的需求,骨子里只愿意接受量产任务。如何解决样机试制和量产制造的矛盾?
4.新产品开发样机验证完成转入中试,在小批量试产状态下进行交付,但产品性能指标时好时坏,最终稳定时远超出当初制定的产品开发周期。如何缩短产品稳定时间?
5.工厂已经引入了先进的工艺设备,到了实际生产的时候,总体直通率仍然不高,无法通过客户验收。是设备的问题,还是人的问题?
6.产品上选用的零部件都是品牌物料,但制造过程和市场返修品中,还是有很多零部件失效,又是什么原因导致?
7.客户有特殊需求要进行产品配置,但产品清单制定不清晰,导致生产无法操作,或者发错配件给客户。如何解决特殊配置产品的交付?
8.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现产品缺陷,小批量试制和批量制造中发现的产品缺陷谁来决定是否需要解决?何时解决?
9.产品已经转入量产,还是不断发生设计变更,为保证产品交付导致零部件、质量、制造等部门疲于奔命。如何减少产品量产阶段的设计变更?
【学员收获】
理解产品中试管理的目的、原理、过程和方法。
掌握中试管理的知识和技能,能有效开展中试管理。
掌握中试管理体系,应对新产品入过程中的团队的冲突,协调问题。
建立关注下一道工序就是客户的观念,一次把事情做好。
具备应用中试体系方法(DFX、FMEA、NPI、QCD等)对新产品实施过程指导和评估的能力,以实现产品中试的标准化和持续改进。
掌握中试业务的核心技能,做好项目管理
【企业收获】
理解产品中试管理的目的、原理、过程和方法。
掌握中试管理的知识和技能,能有效开展中试管理。
掌握中试管理体系,应对新产品入过程中的团队的冲突,协调问题。
建立关注下一道工序就是客户的观念,一次把事情做好。
具备应用中试体系方法(DFX、FMEA、NPI、QCD等)对新产品实施过程指导和评估的能力,以实现产品中试的标准化和持续改进。
掌握中试业务的核心技能,做好项目管理
【课程大纲】
1中试概述
本章学习目标:以业界成功案例,分析中试工作目标及其主要业务领域。
1.1引言:提出中试体系的基本定义
1.2某公司中试发展历程介绍
1.3中试工作目标:如何与产品开发合理分工、有机结合
1.4中试业务体系介绍
1.5思考与讨论:通过某公司案例,讨论本企业目前的中试体系存在的问题。
2中试业务分析(一)
本章学习目标:学习了解产品测试、工艺设计和装备开发等三类业务的范围、内容及基本方法。
2.1产品测试与可靠性
2.1.1新产品测试工作的职责范围
2.1.2渐增Build测试方法
2.1.3可靠性试验、分析、与增长
2.2工艺设计
新产品工艺设计工作范围及内容
2.3装备开发
2.3.1新产品装备开发工作的职责范围。
2.3.2生产测试过程,测试环节及测试装备
2.3.3工艺类测试方法
2.3.4功能类测试方法
2.3.5老化筛选方法
2.4思考与讨论:通过某新产品的测试、工艺和装备开发工作的讨论分析,提高对本章知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。
3中试业务分析(二)
本章学习目标:学习了解物料技术认证、产品试制和产品数据管理等三类业务的范围、内容和基本方法。
3.1物料技术认证:新物料认证、替代、归一化及物料可靠性管理
3.2试制验证:原型机、工程样机、小批量试制验证及其标准
3.3产品数据管理:BOM结构设计、产品数据准确性管理
3.4思考与讨论:通过某新产品的物料品质、产品数据、试制验证工作的讨论分析,提高对本章知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。
4中试组织结构
本章学习目标:学习了解中试组织结构的设计,中试绩效管理,关注中试人员职业生涯发展及人才梯队建设。
4.1中试组织结构图:基于IPD(集成产品开发)体系的中试组织结构
4.2中试各业务部门管理层级:中试与研发、制造等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
4.3中试业务绩效管理:KPI设计与选择,如何与开发、制造等相关部门共担
4.4中试人员任职资格:任职资格要求及职业发展通道建设
4.5思考与讨论:不同规模的企业,如何设计中试部门组织结构并规划中试人员的职业发展。
5中试与工程设计
本章学习目标:学习理解工程设计的概念与方法,说明工程设计与中试和研发的关系。
5.15工程设计概念:介绍工程设计概念和内容。
5.2可测试性设计(DFT):如何在产品研发各阶段开展可测试性设计工作,并与中试协同工作。
5.3可制造性设计(DFM):如何在产品研发各阶段开展可制造性设计工作,并与中试协同工作。
5.4可服务性设计(DFS):讨论可服务性设计工作如何与可测试性设计和可制造性设计相结合。
5.5并行化中试业务流程:结合工程设计,介绍中试六个业务领域的工作流程,并实现与产品研发流程的有机结合。
5.6中试部门总体职责:如何结合业务发展需要,明确并深化中试职责
5.7思考与讨论:电子行业DFX审查表实例和器件DFX案例讨论。
6中试体系建设规划
本章学习目标:了解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中试体系建设思路和策略,设计本企业中试体系。
6.1中试体系建设策略:讨论如何规划符合企业现状和自身特点的中试体系。
6.2中试体系建设阶段划分:讨论如何分阶段建设企业中试体系。
6.3思考与讨论:结合本企业现状,设计满足未来1-3年的中试体系,并讨论第一阶段建设重点。
7典型企业的中试业务管理
本章学习目标: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中试体系案例,与学员所在企业的中试管理体系进行对照。
7.1OED企业的中试体系
7.1.1订单业务评审
7.1.2试产排产流程
7.1.3生产流程及工艺控制
7.1.4OEM中试流程解析
7.2高新技术企业的中试体系
7.2.1DFX需求
7.2.2产品中试策略和计划
7.2.3产品试制
7.2.4新物料认证
7.2.5工艺和装备开发
7.2.6Ramp-up生产
7.2.7设计变更管理
7.2.8高新技术企业中试流程解析
8课程回顾与总结
8.1中试管理体系回顾。
8.2课程内容总结。
8.3Q&A
【报名须知】
报名方式:请在培训之前五个工作日内将报名表回传或Email至汉捷咨询,本地客户可培训当天现场交费,外地客户请提前转账。
转账信息:
户 名: 深圳市汉捷研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开 户 行: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蛇口支行
帐 号: 756257931132